找到相关内容36723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早期佛经中的派生词研究

      许世瑛《中国文法讲话》认为这个相字放在动词之上,有时候是有意义的,如「相亲  页407  相爱」,有互相的意思。至于「辱承相邀」的「相」是「邀我」的意思,和前缀「见」的功能是一样的,放在主动句动词...后缀提出讨论,希望由此反映一些当时派生词发展的状况,并以就教于诸位贤达。  参考书目  1.《中国佛教文学》,加地哲定着,刘卫星译,今日中国出版社,1990年。   2.《南北朝佛经复音词研究》,颜洽茂...

    竺家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174006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2)

    经由接受菩萨教化而成佛,不然何以菩萨不转生彼界度化他们呢?  五、结论  佛性为中国佛教思想最广受关注的课题之一。自南北朝初年(五世纪初)开始,有关佛性的诤论此起彼落,到唐朝初叶(七世纪中叶至八世纪初叶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7.html
  • 从湛然《十不二门》论天台思想之发展演变

      师对此文投以相当之关注,纷纷为〈十不二门〉作注疏,在中国已留  传下来之注疏有六种,亦有诸多注疏已佚传。而所注疏之观点存在诸  多之不同,甚至形成对峙之局面(如山家、山外),以及仁岳对其师  知礼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574059.html
  • 佛教心理学——“缘起模型”初探

    的将来看到中国式精神医学与精神疗法的开创,就西方的精神医学与精神疗法,尤其意义疗法,取长去短,而与中国心性论与涵养工夫融为一炉」[注1] 。本文之主旨即在于尝试以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为参考,融会佛教心性...西方的精神医学与精神疗法,尤其意义疗法,取长去短,而与中国心性论与涵养工夫融为一炉」[注51]以来,至今已有十六年,虽然国内近年来已注意到本土的人本心理学与心灵疗法的相关课题,但是据笔者所知,尚未有人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174065.html
  • 刘汝霖:唐玄奘法师年谱(1)

    天下﹐尽识名僧﹐大法之在中国者﹐俱了然于心矣。  隋文帝仁寿二年壬戌(六○二)  法师生。  法师初生也﹐母梦其着白衣西去。母曰﹕「汝是我子﹐  今欲何去﹖」答曰﹕「为求法故去。」此则游方之先兆也。 ...

    刘汝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674076.html
  • 惠洪文字禅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

    消除禅与教的隔阂,为宋以后的禅宗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  ?五、惠洪文字禅对中国禅林及日本五山文学的影响?惠洪尚在世时,他的诗文和其他著述就受到禅僧们的珍爱,仅以《石门文字禅》卷二十六所载题跋为例...不仅一再借张商英的话推崇惠洪为“天下之英物”[98],而且多次称赞中国、日本禅师“说文字禅”,“学文字禅”。[99]至于惠洪的观念为五山诗僧所化用之处,更比比皆是,如横川景三说“儒释道如水皈海,...

    周裕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474540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大师级人物,他精通三藏、著作甚丰,不但是禅宗中很有名的祖师,又是禅净合一的创导者,是净土宗的宗师,为自宋以来学佛四众最崇拜的人。  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,到唐代大乘八宗都很盛行,特别是禅宗和净土宗,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智顗「四意消文」的解经方法论

    的辞书,只不过这本类似辞源或辞海的著作,不是以中国文字的笔划部首顺序等作为编排次第的依据,而是以《法华经》经文内容次第为注释顺序的辞书,同时它也是一部强烈标明智顗个人思想色彩的辞书,因此它当然不是一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074723.html
  • 廖肇亨: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(2)

    遗民逃禅之风研究》(台北: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,1994)第6章第2节〈逃禅遗民文学主张之一—以方以智「节宣说」为讨论中心〉。  86. 《礼记.孔子闲居》:「乐之所至,哀亦至焉,哀乐相生。」...方以智的学术思想是个不断与前、当代思想对话的开放系统。他的诗学,同样也是如此。本文经由对方以智诗学源流与意涵的探讨,理解传统中国诗禅论述的丰富义蕴以及开展模式,本文也探析方以智将看似矛盾的两种诗论主张...

    廖肇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274728.html
  • 玄妙镜(2)

    八条脉气所化。 以上是我的师父马秀群圆通大居士、道号青龙山人的开示。下面录上他在“中国无药医学培训”班上教的胎息术,使初学者好下手。 肚脐乃是先天祖窍,人在母腹靠它与先天元气相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5.html